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3月,和羿文旅学院邀请幻境CEO江杰做了一次“沉浸式景区面面观”的直播分享,以下是整理的正文:

大家好,我是江杰,幻境创始人,大家也叫我嗨玩疯人院院长。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交流一下沉浸式景区的话题。

看见主持人介绍我为老师的时候,我内心非常恐慌。其实老师的话,代表的是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而我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来讲,我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能够经常去尝试新鲜事物。因为在沉浸式娱乐这个行业,其实还很新鲜,大家都还没形成一定的格局,所以里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先聊一点其他的话题,大家可以看下这张图片。我们能看到图片上闭目养神的人,这是美国现在一个比较流行的新型项目,名叫WRIXLING。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Wrixling

先聊一点其他的话题,大家可以看下这张图片。我们能看到图片上闭目养神的人,这是美国现在一个比较流行的新型项目,名叫WRIXLING。到现在为止我还不能把他称为网红项目,因为它现在还确实没有红起来,但是已经受到非常多的人的关注。WRIXLING是一个网络直播,项目内容简单来说,玩家、用户可以和导师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导师会面对镜头对你做一些很奇怪的动作,比如说在小指头上套一个螺母一样的指环,然后对着鼻孔然后做斗鸡眼的造型等等,之后还会问玩家一些比较私密的话题。比如说“你知不知道你的太太/丈夫最近手机都在跟谁联系?”之类的这种话题。最关键的是在整个对话结束的时候 导师还会跟玩家进行一场角色扮演,他会要求玩家扮演一个除自己外认识的人,然后导师会来扮演玩家本人或者玩家的另外一个朋友来进行一场非常有趣的对话。这个形式现在在美国慢慢的兴起,很多人体验后的感觉是通过这个视频直播,并没有感受到很放松或很休闲, 但是会感到非常有趣,特别是在跟导师对完话之后。

所以它是一种非常新的形态,对于这种非常新的形态我是非常关注的,因为我个人的观点在娱乐的未来的方向上,其实会有不同的新的东西冒出来,我们在保持这种新鲜度、保持不停地关注时,就非常有可能会在这里面抓到一些机会。所以类似于美国的这类项目或其他国家的项目,我经常会在网络上关注,并且我们也在全球11个城市都有顾问,我们会跟顾问沟通,让他们去现场体验然后给我们反馈 类似这样的体验到底是什么样的效果。

我希望今天对于沉浸式娱乐的演讲所起到的作用是,如果您比较了解而且正在做这个项目,我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您能够了解到这个项目背后所拥有的更多的挑战和机会;如果您本身在了解了沉浸式娱乐后觉得它不会影响到现在业态的话,通过这次交流我希望能够让您知道在整个娱乐的发展趋势上,沉浸式娱乐能给现在的主题乐园和景区带来什么样的改观和变化。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沉浸式一词的概念

我个人的风格其实不太喜欢去讲一些概念,那么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理解沉浸式这个词,首先我想举两个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案例。

1、1911

这其实是我在上个月刚体验完的一个在长沙的沉浸式小镇。在这里,整个小镇的背景设定在民国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军阀割据的时候。我所扮演的身份是这个小镇上的一个普通的村民,在两天的游戏里,主要是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有些任务是跟同盟会有关,有些任务跟军阀有关,而有些可能只是跟村民之间的一些任务。那么在两天的游戏时间里,完全是一个沉浸式的环境,我能够感受到民国同期的小镇的建筑风格。同时里面有很多的演员,在玩的时候去跟他们尬戏、去交流,当然这些演员都是很优秀的。在尬戏的过程中他们是很有代入感的,都是以自己特定的身份在跟你对话,所以在玩的过程中面你会感受到“你”是真实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里面的。当然,因为我玩的角色扮演的游戏比较多一些,所以我会有意的想要挑战一下这个体验的所谓设置的底线。因此在去玩之前我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特殊的身份,当然这个身份不是该游戏里存在的。我把自己设计成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就是以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为背景的人物,为了这个人物我还设计了一张特别的名片,然后我就带着这个身份来到这个小镇。

为了自己能有较好的体验,我在创建角色身份的时候通常会带一条角色红线。一开始的时候这个角色的身份会比较低,“是”被长沙府流放到这个小镇上的 ,在全部两天的游玩过程中,我设计这样一个角色就是为了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因为我的背景是铁路工程师,所以我希望在两天后离开这个小镇时,我能够在长沙跟这个小镇之间建一条铁路。我希望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是在游戏的框架之外的,所有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我要做这个事情。就是在这个目标下面,我通过两天时间在整个小镇的各个角色之间去徘徊、斡旋,最终还是达成了目标。

当然,体验会非常有趣,因为小镇上有酒馆,有粮油库、有青楼,青楼里还有非常多的姑娘,同时也给我设置非常多的障碍,要完成非常多的任务,还要去玩行酒令之类的。当然最终任务还是很顺利的完成了。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幻境·1911

上面这个照片就是所谓“督军府”最终签署的通行铁路的批文,也代表我这个成就最终达成吧。

2、闪灵

第二个案例是国外的,我简单它称为闪灵,尽管这个主题体验并不是闪灵。

《闪灵》是80年代非常知名的惊悚片,心里恐怖片,而这个项目是在恐怖电影节上一个内置的项目。完整体验需近4天的时间,这4天里电影节的参加者除了能观赏各种影片以及参加各种活动之外。重头戏就是这4天的沉浸式项目,所有人都能参与进去。进去之后你会看到里面所有的工作人员,其实里面有些工作人员,比如说前台接待,他本身就是个演员,在跟他对话之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的故事。让我非常惊奇的是,接待员这个人第二天居然死了!然后有安保人员过来跟我说酒店里面出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仪式感杀手(就是为了做某些仪式而杀人的杀手)。他要在5天时间里杀掉5个人,那么这种恐慌感就上来了,因为昨天还活生生站在我面前的一个人今天就死了。并且在之后的过程中,每天都有接二连三的有人死掉,恐怖的氛围是笼罩着整个电影节的。其中有一天早晨醒来,还在睡眼朦胧的时候你居然发现有个人闯进了你的房间,用手电照着你的瞳孔,他告诉你是在收集DNA,因为他们怀疑你是杀手之一。所以整个过程非常的惊悚,甚至到最后一天的时候,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你最后会非常的恐慌,会去想最后死的那个人会不会是自己?体验的过程非常的完整,剧情也非常的完整,只是我感到遗憾的是在最后离开的时候,凶手并没能被找出来。这就让人有一种现实和虚拟很模糊的感觉。会感觉说,如果我明年再来的时候这个凶手他还在么?我的生命是不是还会受到威胁?这种感觉其实是从内心油然而生的,所以类似于这样的体验,但凡有机会参加任何一次都会然人印象深刻。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幻境·闪灵

其实在大概去年的11月之前,沉浸式娱乐的概念还不是特别大众,特别是在文旅行业。大家最多只是有一些模糊的概念,但是你会发现在这半年时间里,它突然的火爆起来,这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我们有做过一些调研,因为我们公司本身性质关系,有一个和沉浸式相关的系统一直检测着各种的资讯。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在去年的11月底,公众号《主题公园界》推了一篇文章,内容大概是讲浸入式的演绎方式在景区的前景。上周我大概统计了一下,有149个公众号转发过,甚至是连标题都没改,再加上一些改编部分内容的,洗稿的已经数不清楚了。这个就是我们察觉到这个沉浸式概念在主题娱乐界及文旅行业火起来的它火起来原因。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一篇推文

刚刚说到的是因为一篇文章把这个概念带火的,那么实际上沉浸式体验到底火不火呢?从我的观察来讲确实挺火的。

这边有两个依据,因为整个行业还是处在早期阶段,没有大量的数据支撑,我这边更多的是一个定性的观察。

首先第一个是大众点评2018年1月发布的《2017年度大众生活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报告里罗列了非常多在2017年产生的网红的概念,包括夜食族(凌晨1、2点钟爬起来吃饭的人)、烘培培训、迷你KTV等等,这些搜索量成交量等等各方面其实都有很大的提升,从无到有1年的时间飞跃起来,但是最主要的是沉浸式体验这个词!这个词在去年一年的搜索量提升了将近3800%也就是提升了38倍!这个其实是非常恐怖的,表示了这个词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面一下子被人所关注。

另外还有一个信号,我们叫“主题娱乐界的奥斯卡”,THEA大奖每年会提名和颁奖给一些比较优秀的技术和体验,今年的奖项还没颁,会在4月会进行。但在已经提名17个项目里,我做了一个统计,有5各项目是和沉浸式娱乐有关的,再加上有6个项目是和新媒体的交互技术有关的,这个也有点泛沉浸式娱乐的概念了。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THEA2018

所以,这些加起来几乎占据了整个提名的半壁江山。这个趋势也是放出一个信号,就是沉浸式娱乐正在慢慢的被主题娱乐界所广泛的接受。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对沉浸式的误解

通过刚刚的介绍大家能对沉浸式娱乐有个简单的了解,这个形式确实是非常新鲜和酷炫的,但是在整个概念上来讲,通过我跟很多业内或业外的人士交流发现,其实很多人对沉浸式这个概念还是有很多误解的,最常见的其实无非一下几种:

1、大家会理解沉浸式的体验最主要的是造景。

比如说我们去体验一个民国,清朝时期,他的整个小镇从建筑,室内装修,都会打造成那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环境,大家都会认为这就是一个沉浸式的体验,只是依赖于外部的东西。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造景
2、关于人。

假设说我这个景区是一个三国城,我放上些演员在现场表演一些跟这个主题乐园、景区有联系的项目或者节目,就会觉得这是不是就是沉浸式的体验方式。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演艺

其实刚刚说的两种都不是,它只是形式。

沉浸式娱乐其实是包括了这两种形式的,但是并不代表只要有这两种形它式就是沉浸式体验。我这边有个比较有争议的案例: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榉木国

法国很著名的一个项目,我们叫做榉木国,也有人称之为狂人国。其实在这个主题乐园里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建筑像中世纪,各种各样的欧洲古代比如古罗马这样的场景在里面。它最早比较知名的是夜间大型的演绎,后来火起来后才加入更多白天的项目。因为在他的一些售卖区域会有很多的演员混在里面,去跟消费者接触和交互,所以别人玩的时候会觉得,是不是在这样的主题乐园里玩的就是沉浸式体验?坦白讲,榉木国这样的案例非常的难说,因为从本质上讲,它就是个大型演艺,真正的玩家进去能做的个性的交互的点并不是特别多。所以这样的一个娱乐形态到底算不算是沉浸式的体验或者沉浸式的景区呢?我个人认为它只是一半一半。

沉浸式的本质

沉浸式的概念确实是非常难以定义的。不光是我们,包括迪士尼,环球等大品牌也都在为这个头疼。因为沉浸式这个词包罗万象,它涵盖的东西太多,现在对于沉浸式的运营,大家更多是按照另一个套路,无论哪个大的厂家来做,都喜欢去找一个新的词。当然他们做的体验是沉浸式体验,但是他们喜欢找一个新的词来定义自己的东西。

比如说迪士尼之前在网络上发起的一个投票,他们希望给将来新推出的沉浸式主题娱乐的项目票选出一些名字,像Story Vers 和 Cinema magic 等合词。其实他们的做法所表大的是,大家都不想用沉浸式这个词来简单的定义自己的项目,都希望自己的项目比较特别,与众不同。你叫沉浸式,我也叫沉浸式,那样大家都没有区别。甚至有更过分的,在沉浸式最发达的洛杉矶,很多项目都会称自己为L.A Style,意思是我们洛杉矶自成风格,我跟你们都不一样。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沉浸式命名

既然这些体验在国外比较丰富和发达,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他们对于沉浸式体验是怎样定义的,在推特上有个账号,名字叫做“是不是沉浸式娱乐”。这个账号就是你把一个项目推给他,他会来告诉你这个是,还是不是。

其实他判断的标准非常简单,就两条标准:

1、你所参加的体验,你自己的肉身是不是在体验的现场?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肉身存在于现场
2、你在这个场景中,你参与进来的方式是被动还是主动?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交互超越被动观看

也就是说,你只要在现场并且能主动地去参与,无论多少,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为了沉浸式体验。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喜欢的说法,是我的兄弟公司的说法。所谓沉浸式体验——就是让你活在故事里,当然我们可以简单的升华一下这个概念,因为你可能发现很多沉浸式体验利其实没有故事。所以其实沉浸式体验的本质就是让你有存在感,存在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氛围里,这个故事或氛围有可能是别人的故事,也有可能故事的主角就是你自己。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本质是存在感

只要符合刚刚的本质,我们就可以认为是沉浸式体验。所以,其实有很多你想象不到的东西都是沉浸式体验。举个例子,奈飞最近推了一在前年拍的真人秀,是一个心理大师做的一档节目,节目里制造一个很极端的环境:有人突发心脏病倒地,然后观察参与者的反应,比较可怕的是这个参与者他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他的周围有200个演员,并同时给这个人施压,让这个参与者把已经昏迷的人从高楼上面推下去!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去完成的,就像温水煮青蛙。这是一个社会、社交的实验,你可以想象在那种环境下,被观察者的心理压力究竟有多大,其实在某个阶段他已经进入到沉浸式的状态了。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心理感受的真实

除了刚刚提到的真人秀之外我这里还有三个案例,其中有两个是英国的音乐节,新兴镇和秘密花园,大家可能很那想象音乐节和沉浸式体验有什么关系。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气场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超现实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疯狂

其实这样的音乐节它制造了很多不一样的氛围,有些音乐节会制造像吉普赛、田园感觉的氛围,其目的是让参与者在很短的时间里逃脱出自己生活,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在参与过程其实就是达到一个忘我的,进入新环境的沉浸的感觉,这些其实都是沉浸式体验。

最后一个,更加特别!大家可以看一下,名字叫火箭战争,它原本是在希腊的岛上,复活节的节日活动。岛上的两个教派,分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后裔,因为历史上的关系,两边关系一直很敌对。每到复活节时,他们都会向对方的教堂发射火箭来PK,在当日场面是非常壮观的。其实时至今日,双方早已经没有仇恨了,但这个节日的活动形式非常有意思,活动就被保留了下来,很多人也是慕名而去。当然在旁边看的是另当别论,但是当你真正参与进去,加入一方去攻击另一方的时候就已经沉浸到活动中了。

确实,按照沉浸式的概念来讲,只要符合这个本质的都可以叫做沉浸式体验。沉浸式景区和主题乐园都只是其中的一块,我这边有收录了2000多个项目并加以分类,按照标签云的方式贴出来,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它究竟拥有多么丰富的形态。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沉浸体验矩阵
沉浸式的热点争议话题

接下来的话题大家可能比较关心:

1、沉浸式景区到底能不能独立于自然风景区和人文景区外的第三种形态?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世界各国已经有很多案例,就是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在当地并没有好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背景,因此它的项目就是以沉浸式体验支撑起来的,并且这样的项目非常多。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监狱

我简单列举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是在荷兰布雷达园顶监狱。这是一个废弃监狱,在改造成新的办公区后也一直没有人气,然后有一家做实景的公司入驻之后,将它做成了一个可以容纳400人的监狱逃脱。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变成跨过团建的很知名的项目,虽然因为当地的行政关系,该项目已经转移到其他地方了。第二个也是发生在欧洲,也是一个荒废的岛,被改造成了可以容纳近4、5百人同时参与的大型密室逃脱。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小岛
2、很多人认为沉浸式景区只是传统的鬼屋等类似形态的升级版,其内容无法反复吸引用户去体验,认为其复购率很低,甚至是在骗投资人的钱。

我会以大量的案例,包括各国沉浸式体验的设计者或运营公司正在努力的方向加以说明,大家听完后可以自己判断一下,这样的娱乐形态的复购率和投放在景区的运营的效率到底高不高。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事先说明一下,我后面所讲,并没有把可以放在景区乐园里的单项案例放进来,我们更多讨论的内容是各景区结合沉浸式景区的各种业态。

从现有业态来说,景区和乐园比较喜欢的有这样两个类别:

1、新媒体的沉浸式娱乐,基本可以把它理解为沉浸式的光影世界。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光影世界

在中国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Team Lab,它更多探索的是室内的新媒体沉浸式的业态,它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全球3家做该业态的公司之一。其实我个人更喜欢的是一家加拿大公司,Moment Factory它更多的是在做室外的,包括动物园、孤岛、城堡、悬崖等,每一个项目都有非常有意思的互动形态。

2、沉浸式的世界。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星球大战

这里面也有非常多的实际案例,比如耳熟能详的星球大战,他们宣布在2019年将会建设一个星球大战同名主题的银河边缘沉浸式酒店,玩家能在里面住上两天一夜,48小时左右,消费是在1000美金左右,里面所有的服务人员都是演员,近300人左右,住户也就是玩家。玩家能在里面和所有的服务人员进行1v1的交互,有很多的故事会衍生出来。其实星球大战的沉浸式酒店并不是第一次去尝试这样的业态,之前也做了非常多的线下体验。

关于《西部世界》,这部美剧所展示的非常可能是主题乐园未来的一个形态,就是一个沉浸式的主题乐园。为此我做个一个统计,西部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液态?

它整个空间有130万平米,1000多条支线情节,2000多名真人演员,以及两万个带上VR就是人工智能的动物、生物,同时每天可以接待1400人,票价在42000-65000不等,其实西部世界也只是它大的世界观中的一个,后面还包括了武士世界和罗马世界。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西部世界

很多人在看到这部美剧后就萌生出这种想法,如果能有这样的乐园去体验会多好。为此HBO也共做过3次线下活动,前两次在动漫节上,最后一次规模最大,就在3月份的时候。其实HBO做线下活动的本意是为第二季美剧做的营销,但是在玩家看来已经非常接近于他们想要体验的形态了,大家都期盼着有一天西部世界这样的乐园能够出现。

作为常规运营的乐园,同样形态的,我个人认为有做的很好的,就是诺特农场。

每年在下半年的时候,诺特农场都会做一个逃出鬼镇的活动。图片上可以看到演员非常多,在很小的地方,可以和这么多人进行交互,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大家可以自行了解一下具体信息。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逃出鬼镇

除了这些巨头在涉及沉浸式娱乐或景区外,其实还有很多人蠢蠢欲动。就我们现在所统计的数据中,去年在伦敦已经做了怪物史莱克的沉浸式的世界;还有正在建设的阿联酋哥谭市、大都市;还有刚刚宣布的在拉斯维加斯,名称大致翻译为亲切天堂,偏东南亚风格的大型沉浸式体验,它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沉浸式景区,单层面积就有10万平方英尺,建成后会比星球大战沉浸式景区还要大近一倍。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沉浸世界

刚刚这些就是世界上现存的或者正在建的沉浸式景区的方向,更多的都是大家伙正在做,所以涉及到这样的式体验的时候会考虑流量、ROI各方面因素。

其实这样的形态还是有明显短板的,剧情线比较短交互比较浅。

更多的只是在于演员尬戏,玩家体验过程中并不会影响剧情走向或者说影响剧情比较浅。比如星球大战,玩家在里面影响不到世界观,在很多乐园,在设计玩家如何交互,都是以任务导向的方式来做。因此体验可能比较浅,因为这样的体验主要是大的乐园在为浅的互动做设计的。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现存问题

所以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最后一件事情,基于现在的业态我们未来还有什么机会和方向?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后面要介绍的探索的新的方向是目前正在这个行业的公司从各个角度寻求的突破。总的来讲,就是要把玩家从比较浅的体验中拔出来,从参与到别人的故事进化为让你们的人物参与到我的故事中来,我就是主角。甚至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机构,比如说法国,这种机构有点像我们说的孵化器,它就是一个沉浸式体验的孵化器,这个孵化器的主人把自己叫做蠢蛋学院的院长。他经常来到中国演出,所带来的剧目就是从他的孵化器中产生的各种沉浸式项目的业态和娱乐方式。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前沿
沉浸式的升级方向

大家会从哪些方面切入、优化这个体验呢?

1、浸入式叙事:

我这里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现在做的非常好的奥德赛的体验,是一个像心理咨询,个人定制服务的形式。奥德赛是个公益机构,在体验里有一个顾问团,会在体验前针对个人想要的方式或行为改变做大量的咨询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你。接下来,他们会为你定制很长一段甚至长达半年的体验,通过很多的形式进入到个性化的服务里面去,体验各种各样的剧情,并且剧情就是根据你个性定制的,是符合你的真实生活的。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浸入叙事
2、开放叙事:

无论景区、主题乐园,用一个主题化的故事,比如哈利波特。在这样的世界观里,故事、情节、发展走向都是没有被具体定义的,所有的情节都是由参与的玩家在5-7天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大家一起创造一个故事。目前世界上也有比较多的成功的案例,一般性此类叙事比较多在真人扮演游戏里面出现,不完全统计,这样类型的体验形态全世界有400多个,各种各样的主题、可能带有IP性质、回到未来、吸血鬼狼人等等。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开放叙事

刚刚推送的是另一个案例,体验形式比较像《权力的游戏》的形态。

目前世界上做到最大规模的,将近60万平米的空间,1000的互动的情节点,1500个真人演员,容纳8000名玩家同时体验,这个形态已经非常接近于《西部世界》这样的形式了。

3、情感叙事:

如果说开放叙事是往广度方面发展的话,那么下面要说的情感叙事就是往深度方面发展了,更多挖掘我们内心情感的底层。把我们的情感共鸣、情绪、同情感给激发出来。有一款独立游戏《我的战争》,模拟残酷的战争环境,两国交战,百姓倒霉,粮食等物资非常有限,这时就会有难民,你可以选择帮助他们或是以压迫等方式通过他们获得利益等等。其实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玩家也是在不停的拷问自己的内心。类似这样的体验,也已经有同名授权的线下景区的体验。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情感叙事
4、动态叙事:

这种形式很有意思,概念是假定整个体验的故事是会随着玩家发生变化的,玩家每次来体验都是有连贯度的。比如说上次的剧情进展到这里,那么我下次来的时候可以接着上次的剧情继续往下面推。而这种形式对于玩家很有吸引力。其一,玩家每次来玩的东西都不一样;其二,玩家可以顺着之前的积累来探索新的东西。这就是动态叙事。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动态叙事

上面的图片,红衣女生的项目,是在美国特别热门的项目,是由好莱坞恐怖片的导演转行来做的。制作过程中他设定了一个世界观,和一个像邪教这样的组织,他们派出各种演员与玩家进行交互,其目的是在收集玩家的各种数据,并以此达成邪恶的目标,并且这个邪教成员在名义上还有自己的主业,让人感觉好像真实存在的。

5、人工智能互动叙事:

最后说的是人工智能互动叙事,我没把他单独分作一类,因为它不是在具体的体验形式上的提升,玩家体验起来和常规的沉浸式体验没有特别的区别,但是在未来很可能对于沉浸式互动形态有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大家应该能通过我的介绍看出,现在大家正在做的这些探索方向,听上去复杂度非常高,成百上千条故事线,开放度等等,因此现场的控制度可想而知,而人工智能在将来可以作为一种非常好的辅助工具,在现场事实的做很多交互计算。这意味着未来我们体验的剧本,不再需要很多的人工编剧事先编辑,而是可以在玩家体验的过程中就能够生成,演员就可以在玩家体验时表演出人工智能想要传达、表达的具体意思。所以这种形式是对前面所有叙事形态的一种补充。

当然,人工智能叙事并不只存在于设想,目前就已经有实际的案例。在去年的独立的游戏节上面已经出现类似的形式。玩家被窗户、墙和机器隔在两边,他在前台和一个可以演出很多角色性格的演员对戏,而这个演员所表演的内容就是通过人工智能计算出来的结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沉浸式景区面面观
人工智能互动叙事

目前这种形态,也是在非常早期的阶段。离玩家、消费者想象的各式各样的形式,比如真实的西部世界,或者在体验里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等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个落差也正是行业正在努力的方向,也是未来的机会所在。

今天和大家沟通这些,就是希望不了解的能够有所了解,希望正在从事这个事情的能够找到一些机会,在未来探索出更加吸引人,更加有趣的娱乐方式。

问答环节
Q:沉浸式体验如何服务上万人规模的景区?

A:这个和体验没关系,目前来看我认为服务不了,沉浸式体验目前的形态比较适合做:1、小的体验上,让体验更加优化;2、在景区、乐园、商业地产里面,盘活有些将近冰死的存料。因为大景区不缺少流量,沉浸式体验带来的流量对于大景区而言并不会明显,相比之下中小型乐园、景区可以更好的应用。

Q:国内有哪些沉浸式主题乐园?

A:乐园没有,但景区有很多。又见平遥、知音号等等.

Q:游客素质问题引发的在交互过程中演员构成的安全隐患如何解决?

A:本质上来讲,沉浸式体验就是让人在比较极端的环境去体验他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东西。因此目前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只能通过保险和制定规章制度进行一定的缓解。

Q:《甲方乙方》和《私人订制》是不是沉浸式体验?

A:是的,但这个内容属于比较高端的服务。对景区而言暂时用不上。

Q:怎么看待国内的万娱引力的产品触电?

A:触电的形式有点像英国秘密电影院,大家看一下它现有的模式业态和发展现状,就能大致推断出触电的前景,我个人还是非常看好的。

幻境国际沉浸产业平台

「幻境国际沉浸产业平台」是全球领先的集沉浸体验投资、沉浸品牌授权代理、沉浸产业研究、活动举办、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沉浸产业平台,“以体验重塑科技时代人文价值”为愿景,引领中国沉浸产业国际化、多元化、持续化发展。创始人江杰先生获得全球主题娱乐业权威媒体Blooloop评选的“2023全球沉浸产业年度最具影响力50人”殊荣。十年来,平台发起全球沉浸产业联盟、中国沉浸产业联盟、魁北克上海数字创意平台、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沉浸娱乐专业委员会,出品《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系列报告,评选“中国沉浸产业年度影响力项目”奖项,组织超过50场大型沉浸产业活动,建立超过400项优质全球沉浸体验品牌矩阵,受委托参与近700项沉浸体验投资咨询和投后管理,并通过品牌授权代理达成近100宗规模以上交易,已建成沉浸产业“趋势研究-品牌代理-价值投资-人才培养-活动举办”一体化生态体系。如您有以下合作需求:打造沉浸产业集群、打造沉浸综合体、投资沉浸体验品牌内容、评估投资可行性、委托授权代理沉浸品牌、委托管理沉浸资产、合办沉浸产业活动(峰会、论坛、创作营),请通过微信公众号(illuthion)菜单“幻境国际/客服咨询”联系客服,或将合作需求发送至企业邮箱info@illuthion.com